西漢.揚雄.方言

西漢揚雄.方言

簡介

方言全書共十三卷,六八八條目,12,061個字(不含標點符號)。

體裁

方言是中國第一部田野調查之作,記載中原周邊方言區的用字。全書的體裁採用某字在方言區採用某字的方式書寫,即每個條目都是同義字的關係。

解讀方法

若仔細檢視方言的每個條目,您會發現並非每個條目,都存在同義字的關係。難道是田野調查的人弄錯了嗎?還是當時所採集的方言,僅有語言而沒有文字,或者被採集之人僅能口述,但並沒有讀過書呢?如果真是這樣的話,那方言所載的那個字,本字到底是哪個字呢?會不會採用記音字呢?如果前述同義字理論正確的話,解讀《方言》乙書的重點,只要列出該條目之所有的同義字,必定存在一個同義字與訛字之間,具有同音異字的現象,而那個音就是上古漢語的聲音。經過個人驗證的結果,上古漢語就是黃俊雄布袋戲的讀音系統,即閩南語的讀音系統。

這就是上古漢語:出師表~台語~黃俊雄~字幕

條目 條目內容
1 11 鬱、悠、懷、惄、惟、慮、願、念、靖、慎,思也。晉宋衛魯之間謂之鬱悠。惟,凡思也;慮,謀思也;願,欲思也;念,常思也。東齊海岱之間曰靖;秦晉或曰慎,凡思之貌亦曰慎,或曰惄。
1 12 敦、豐、厖、?、憮、般、嘏、奕、戎、京、奘、將,大也,凡物之大貌曰豐。厖,深之大也。東齊海岱之間曰?,或曰憮。宋魯陳衛之間謂之嘏,或曰戎。秦晉之間,凡物壯大謂之嘏,或曰夏。秦晉之間,凡人之大謂之奘,或謂之壯。燕之北鄙,齊楚之郊或曰京,或曰將。皆古今語也,初別國不相往來之言也,今或同。而舊書雅記故俗語,不失其方,而後人不知,故為之作釋也。
1 13 假、?、懷、摧、詹、戾、艐,至也。邠唐冀兗之間曰假,或曰?。齊楚之會郊或曰懷。摧、詹、戾,楚語也。艐,宋語也。皆古雅之別語也,今則或同。
1 14 嫁、逝、徂、適,往也。自家而出謂之嫁,由女而出為嫁也。逝,秦晉語也。徂,齊語也。適,宋魯語也。往,凡語也。
1 15 謾台、脅鬩,懼也。燕代之間曰謾台,齊楚之間曰脅鬩。宋衛之間凡怒而噎噫,謂之脅鬩。南楚江湘之間謂之嘽咺。
1 16 虔、劉、慘、㨆,殺也。秦晉宋衛之間謂殺曰劉,晉之北鄙亦曰劉。秦晉之北鄙,燕之北郊,翟縣之郊,謂賊為虔。晉魏河內之北謂㨆曰殘,楚謂之貪。南楚江湘之間謂之欺。
1 17 亟、憐、憮、㤿,愛也。東齊海岱之間曰亟。自關而西秦晉之間,凡相敬愛謂之亟,陳楚江淮之間曰憐,宋衛邠陶之間曰憮,或曰㤿。
1 18 眉、棃、耋、鮐,老也。東齊曰眉,燕代之北鄙曰棃,宋衛兗豫之內曰耋,秦晉之郊,陳兗之會曰耇鮐。
1 19 脩、駿、融、繹、尋、延,長也。陳楚之間曰脩,海岱大野之間曰尋,宋衛荊吳之間曰融。自關而西秦晉梁益之間,凡物長謂之尋。《周官》之法,度廣為尋,幅廣為充。延、永,長也。凡施於年者謂之延,施於眾長謂之永。
1 20 允、訦、恂、展、諒、穆,信也。齊魯之間曰允,燕代東齊曰訦,宋衛汝潁之間曰恂,荊吳淮汭之間曰展,西甌毒屋黃石野之間曰穆。眾信曰諒,周南召南衛之語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