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漢.揚雄.方言

西漢揚雄.方言

簡介

方言全書共十三卷,六八八條目,12,061個字(不含標點符號)。

體裁

方言是中國第一部田野調查之作,記載中原周邊方言區的用字。全書的體裁採用某字在方言區採用某字的方式書寫,即每個條目都是同義字的關係。

解讀方法

若仔細檢視方言的每個條目,您會發現並非每個條目,都存在同義字的關係。難道是田野調查的人弄錯了嗎?還是當時所採集的方言,僅有語言而沒有文字,或者被採集之人僅能口述,但並沒有讀過書呢?如果真是這樣的話,那方言所載的那個字,本字到底是哪個字呢?會不會採用記音字呢?如果前述同義字理論正確的話,解讀《方言》乙書的重點,只要列出該條目之所有的同義字,必定存在一個同義字與訛字之間,具有同音異字的現象,而那個音就是上古漢語的聲音。經過個人驗證的結果,上古漢語就是黃俊雄布袋戲的讀音系統,即閩南語的讀音系統。

這就是上古漢語:出師表~台語~黃俊雄~字幕

條目 條目內容
9 27 舟,自關而西謂之船,自關而東或謂之舟,或謂之航。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謂之舸,小舸謂之艖,艖謂之艒䑿,小艒䑿謂之艇,艇長而薄者謂之艜,短而深者謂之䒀,小而深者謂之㮪。東南丹陽會稽之間謂艖為欚。泭謂之?,?謂之筏。筏,秦晉之通語也。江淮家居?中謂之薦。方舟謂之㶇,艁舟謂之浮梁。楫謂之橈,或謂之櫂。所以隱櫂謂之?。所以縣樛謂之緝。所以刺船謂之㰏。維之謂之鼎。首謂之閤閭,或謂之艗艏。後曰舳,舳,制水也。偽謂之仡,仡,不安也。
10 1 媱、愓,遊也。江沅之間謂戲為媱,或謂之愓,或謂之嬉。
10 2 曾、訾,何也。湘潭之原荊之南鄙謂何為曾,或謂之訾,若中夏言何為也。
10 3 央亡、嚜杘、姡,獪也。江湘之間或謂之無賴,或謂之㺒。凡小兒多詐而獪謂之央亡,或謂之嚜杘,或謂之姡。姡,娗也,或謂之猾。皆通語也。
10 4 崽者,子也。湘沅之會,凡言是子者謂之崽,若東齊言子矣。
10 5 誺,不知也。沅澧之間凡相問而不知,荅曰誺;使之而不肯,荅曰吂。粃,不知也。
10 6 㷄,火也,楚轉語也,猶齊言?火也。
10 7 嘳、無寫,憐也。沅灃之原凡言相憐哀謂之嘳,或謂之無寫,江濱謂之思。皆相見驩喜有得亡之意也。九嶷湘潭之間謂之人兮。
10 8 婩、嫧、鮮,好也。南楚之外通語也。
10 9 㘓哰、謰謱,拏也。東齊周晉之鄙曰㘓哰。㘓哰亦通語也。南楚曰謰謱,或謂之支註,或謂之詀謕,轉語也。拏,揚州會稽之語也。或謂之惹,或謂之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