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言全書共十三卷,六八八條目,12,061個字(不含標點符號)。
方言是中國第一部田野調查之作,記載中原周邊方言區的用字。全書的體裁採用某字在方言區採用某字的方式書寫,即每個條目都是同義字的關係。
若仔細檢視方言的每個條目,您會發現並非每個條目,都存在同義字的關係。難道是田野調查的人弄錯了嗎?還是當時所採集的方言,僅有語言而沒有文字,或者被採集之人僅能口述,但並沒有讀過書呢?如果真是這樣的話,那方言所載的那個字,本字到底是哪個字呢?會不會採用記音字呢?如果前述同義字理論正確的話,解讀《方言》乙書的重點,只要列出該條目之所有的同義字,必定存在一個同義字與訛字之間,具有同音異字的現象,而那個音就是上古漢語的聲音。經過個人驗證的結果,上古漢語就是黃俊雄布袋戲的讀音系統,即閩南語的讀音系統。
這就是上古漢語:出師表~台語~黃俊雄~字幕
卷 | 條目 | 條目內容 |
---|---|---|
10 | 10 | 亄、嗇,貪也。荊汝江湘之郊凡貪而不施謂之亄,或謂之嗇,或謂之悋。悋,恨也。 |
10 | 11 | 遙、窕,淫也。九嶷荊郊之鄙謂淫曰遙,沅湘之間謂之窕。 |
10 | 12 | 潛、涵,沉也。楚郢以南曰涵,或曰潛。潛又遊也。 |
10 | 13 | ?、安,靜也。江湘九嶷之郊謂之?。 |
10 | 14 | 拌,棄也。楚凡揮棄物謂之拌,或謂之敲。淮汝之間謂之伇。 |
10 | 15 | 諑,愬也。楚以南謂之諑。 |
10 | 16 | 戲、泄,歇也。楚謂之戲泄。奄,息也,楚揚謂之泄。 |
10 | 17 | 攓,取也。楚謂之攓。 |
10 | 18 | 昲、曬,乾物也。揚楚通語也。 |
10 | 19 | 䕁,猝也。江湘之間凡卒相見謂之䕁相見,或曰突。 |